北斗定位终端在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作业、森林火灾预防、环境管理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覆盖测绘、边防、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北斗定位系统所采用的时间系统为北斗时(BDT)。北斗时采用国际单位制(SI)秒作为基本单位。该时间系统的起始历元为2006年1月1日协调世界时UTC 0h00m00s,连续计时,不跳秒。
最高勘测精度的北斗定位终端将采用所有可用的多路径辅助技术,知识产权问题虽然不是限制。但是这些类型的技术比相关类型的其他定位装置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所以只有那些寻求最高精度的北斗定位终端才会采用这些技术。
北斗定位系统的卫星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称为星下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的星下点轨道是一-个阿拉伯数字 “8”,南北对称。星下点的纬度在 ±55° 的范围内变化。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一样,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大,且信号强度较为均匀等优点。
北斗定位系统中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是位于赤道上空,在高度为35786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由于其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因而从地面上看这些卫星似乎是固定在空间某一位置不动的,因而被称为地球静止卫星。
近两年来,北斗定位系统稳定可靠,已覆盖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一亿的用户提供了服务。目前,北斗定位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已经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阶段。
各国的科技类公司正在投资于新的微型传感器技术,以减少对北斗定位、GPS定位、格洛纳斯定位等干扰的脆弱性。干涉测量法正在为车载导航、无人机定位进行测试,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即便网络再次中断,北斗定位终端内置的内存芯片也可以存储几天的原始数据,所以在连接的时候,原始数据就会被补齐。
通过专用北斗定位终端来使用,支持短信、无线数据和语音基础通信服务,提供通信链接管理和终端管理等智能通道服务。根据使用场景和环境,提供插卡式、贴片式(5*6MM)和ESIM卡(空中写号)。
对于北斗定位终端系统提供商来说,能够提供API服务,可以允许其他的应用程序来调用,形成更大的应用层,系统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对于开发者来说,有了标准且开放的API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