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北斗商用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但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国家、企业和行业层面不断努力。从基础设施上看,关键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和网络支撑是北斗定位技术商用的前提之一。
卫星定位多为信号在不被遮挡的情况下接收的,其导航定位是比较准确方便的。但到了水下、室内、地下等地方,卫星定位的信号会被遮挡而减弱,很难满足不同环境的定位需求。
特别是物流货运体系里,很多企业运用了车载北斗定位终端的配置后,从根本上提高了物流货运车辆的调度管理能力,实现了运营状况实时掌握,应变能力、管理效率、作业质量均大幅提升。
通过北斗定位终端与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物流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根据方案,将建设精准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全程物流监管服务平台,在全市安装部署数万个北斗定位终端。
伴随北斗全球系统的稳步建设和亚太地区的平稳服务,北斗定位系统在行业应用、大众应用等领域快速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到来,让导航系统国产化进一步升温,打开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推广的窗口。
随着北斗定位系统的不断发展,北斗定位终端已经可以满足农庄厘米级、全国分米级、全球米级的高精度实时定位导航需求。借此引导,就可以实现大豆等作物“厘米精度”的播种、分米级精度的大田精细管理。
国内的很多市场都出现北斗定位系统的身影,北斗智能驾考应用为近些年刚出现的“非传统领域”的北斗高精度应用,通过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功能、融合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驾校考试结果的精准判断,达到智能驾考的效果。
现在‘北斗定位系统’的性能还有限,它还不是最精确的系统。它的实际精确度约为10米。同俄罗斯合作,共同分享基础设施,包括‘格洛纳斯’的基础设施,可提高‘北斗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这是肯定无疑的。
据了解,这是我国北斗定位系统标准首次获得国际组织的系统认可,这次认可是北斗定位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将为全面推动北斗定位系统海事国际应用和建成北斗定位系统海事国际标准化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外,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将照耀中国及周边国家,提供较为成熟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摆脱了此前受制于他人的局面。